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的规定

2020-12-31 09: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可以造成对于其他事物的影响关键点就是在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个效力的问题。而对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确定,我们都是依照法律条文来进行一个确定的。那么,民法典当中,对于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的情况是怎么规定的呢?以下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民法典关于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的规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的规定

  一、民法典关于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法条的规定:

  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二、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其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纯获利民事行为有效,其他民事行为要经过其代理人的追认,因此可视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务民事行为需要经过其法定、指定代理人的追认,在未追认期间效力待定;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其中,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行为确定无效,损害个人利益的行为为可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三、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原因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单方行为;

  (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所为的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四)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

  (五)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民法典关于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的规定的法律知识。民事法律行为的无效的情况在民法典当中有着明确的条文规定,如果是出现了规定的情况,那么就会被认定为是部分无效的。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