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因重大误解所订立的合同是否属于无效合同

2023-01-27 10: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因重大误解所订立的合同不属于无效合同,属于撤销合同,即有因重大误解所签订的合同,可以进行撤销,或者一方乘人之危所达成的合同,也可以进行撤销,或者因强迫、欺骗等形式导致合同的订立,可以依法撤销。
因重大误解所订立的合同是否属于无效合同

  一、因重大误解所订立的合同是否属于无效合同

  因重大误解所订立的合同不属于无效合同,属于撤销合同,合同撤销的条件如下:

  1.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

  2.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了合同;

  3.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

  4.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

  5.法定其他情形等。

  二、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有何区别

  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如下:

  1.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乘人之危、欺诈胁迫且不危害国家利益;而合同无效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

  2.认定程序的启动不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中,是撤销权人决定是否变更、撤销合同,其他机关、团体、个人都无权干预;而合同无效中,人民法院和仲裁机关有主动干预权。

  3.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并非当然无效,其在未被撤销前是有效的;而合同无效是当然无效、自始无效,且不能变更。

  4.对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找法网提醒您,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期限,超过行使期限,合同有效,不得行使撤销权;而合同无效,则不存在期限的限制。

  三、可撤销合同是效力待定合同吗

  可撤销合同不属于效力待定合同。可撤销合同属于有效合同,在未被撤销前,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求力。而效力待定合同实际上是未发生效力的合同,在经过权利人确认或出现特定事由后才转化为有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具有履行效力,履行期截止时,仍负有履行的义务,不履行者应承担违约责任。但未履行者请求撤销合同,经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后,合同自始视为无效,此时违约责任不能成立。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