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无效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2023-01-28 11: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无效的处理原则有三点,即禁止恶意抗辩原则,但仍然可以提出合同无效的请求,只需要符合合同无效的法定条件即可,而合同无效后,另一方取得的物品,财物等需要进行返还。
合同无效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一、合同无效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合同无效的处理原则是以下几点:

  1.返还的范围区分善、恶意原则占有人善意的,返还原物,如已使用要支付使用费;非善意(恶意)时,返还原物和孳息或使用费;

  2.禁止恶意抗辩原则;

  3.不使过错方受益原则双方过错的合同,若一方可从合同无效中获利,即使禁止恶意抗辩,仍可以借第三方提出合同无效。

  二、申请合同无效的诉讼期

  申请合同无效的诉讼期是三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无效合同承担违约责任包含什么

  无效合同承担违约责任包含以下几点:

  1.预期违约。找法网提醒您,即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的行为。

  2.不履行。即完全不履行,指当事人根本未履行任何合同义务的违约情形。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或拒绝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追究债务人的违约责任。

  3.迟延履行。即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而未履行债务。包括债务人迟延履行和债权人迟延履行。

  4.不适当履行。即指虽有履行但履行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