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法定监护人的年龄有哪些限制

2023-02-08 10: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定监护人的年龄限制是需要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或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视作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义务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等。
法定监护人的年龄有哪些限制

  一、法定监护人的年龄有哪些限制

  法定监护人的年龄有限制,必须年满十八周岁。找法网提醒,因为法定监护人必须是《民法典》规定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十八周岁的为成年人,或者未满十八但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能成为监护人。

  二、法定监护人有什么义务

  法定监护人享有的义务: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四条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三、法定监护人可以更改吗

  监护人可以变更。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履职不力的,对监护权存在争议的,有关当事人可以向被监护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指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