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法定监护人怎么界定

2023-02-04 12: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定监护人的界定是父母,除此之外还有祖父母、成年的兄、姐;以及有关部门等。监护人的职责有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等。
法定监护人怎么界定

  一、法定监护人怎么界定

  法定监护人的界定是父母,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成年的兄、姐;

  3.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

  二、能否撤销法定监护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1.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将未成年人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的状态,导致未成年人面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危险,经教育不改的;

  3.拒不履行监护职责长达六个月以上,导致未成年人流离失所或者生活无着的;

  4.有吸毒、赌博、长期酗酒等恶习无法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或者因服刑等原因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找法网提醒您,致使未成年人处于困境或者危险状态的。

  三、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的区别

  1.设定两者的目的不同。

  法律设定监护人的目的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解决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事行为能力方面的障碍,从而使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得到实现。而法律设定法定代理人的目的则在于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行为和诉讼行为,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通过法定代理人的代理,能积极参加民事活动和诉讼活动,满足自己的利益。

  2.责任不同。

  3.身份不同。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