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侵权责任构成及特征

2023-02-15 13: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侵权责任构成是会发生侵权的行为、对被侵害人造成损害、存在过错的侵权行为。侵权责任一般归责原则有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侵权责任构成及特征

  一、侵权责任构成及特征

  侵权责任构成如下:

  1.发生侵权的行为,侵犯他人财产或者对他人身体造成了损害;

  2.侵权行为对被侵害人造成损害;

  3.侵权行为和造成的损害有必然的联系;

  4.侵权人实施的侵权行为是有过错的。

  特征如下:

  1.侵权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民事义务有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法定义务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禁止性规范设定的义务。

  2.侵权责任以侵权行为为前提要件。侵权责任产生的基础是侵权行为,没有侵权行为则不存在承担侵权责任的问题。

  3.侵权责任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侵权责任的行为人或责任人除了要承担赔偿损失、返还财产等财产责任外,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同时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非财产形式的责任。

  二、侵权责任一般归责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最终构成要件;

  2.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3.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受害人能够证明损害是加害人的行为或者物件所致,加害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不论其是否存在主观上的过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三、侵权责任的时效规定

  找法网提醒您,侵权责任的时效规定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