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2018-09-11 17: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劳动合同纠纷是劳动争议的一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以及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都属于劳动合同纠纷。但是很多劳动者并不知道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那么,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呢,现由找法网小编来一一说明。

  《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七条、七十八条规定: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协商解决劳动合同的纠纷是一种简洁有效的解决方式,在法律术语上称之为和解。

  二、通过向有关机构申请调解解决

  合同纠纷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从当事人提出申请之日起,仲裁申诉时效中止,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在30日内结束调解。仲裁申诉时效从中止的30日之后的次日继续计算,对调解达成的协议自觉履行。

  也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调解。

  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一方或双方均可在法定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应当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作出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调解书或裁决书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该程序是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人民法院不直接受理没有经过仲裁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

  四、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劳动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在规定的期限内,可以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实行两审终审制。法院审判程序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最终程序。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一般来说有有关机构主持下的调解,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自行和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注意一点,在几种劳动合同纠纷解决途径中,劳动仲裁是起诉的前置程序,只有经过劳动仲裁的,当事人不服,才能向法院起诉;不然,法院会裁定不予受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争议纠纷包含哪些
劳动关系法规 9999人浏览
劳动争议纠纷包含哪些
劳动争议纠纷解决的途径
劳资纠纷 9999人浏览
劳动争议纠纷解决的途径
劳动合同纠纷找什么部门解决
劳动合同纠纷 9999阅读
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方式
劳动合同纠纷 9999阅读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
劳动合同纠纷 9999阅读
劳务合同纠纷解决方式
劳务合同纠纷 9999人浏览
劳务合同纠纷解决方式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劳动争议知识 9999人浏览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劳动合同纠纷是否可以直接起诉
劳动合同纠纷 9999阅读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劳动合同纠纷 9999人浏览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劳动合同纠纷的证据都有哪些
合同纠纷 9999人浏览
劳动合同纠纷的证据都有哪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