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2022年二婚婚假规定

2021-12-07 17: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下面找法网小编将为大家带来2022年二婚婚假规定的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一、2022年二婚婚假规定

  (一)享受二婚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二)婚假天数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4、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正常情况下,婚假最长三天,晚婚的具体婚假时间现在一般依据的是各省或者直辖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己规定的,全国各地的规定并不一致。

2022年二婚婚假规定

  二、二婚有婚假吗

  1、员工再婚,可以享受带薪婚假

  再婚的劳动者,只要他们之间结成的是合法婚姻,同样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其与初婚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并无不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对再婚职工婚假问题的复函》(劳社厅函[2000]84号)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国家有关职工婚丧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最多可以享受3天的婚假。

  因此,员工再婚,也可享受带薪婚假。

  2、再婚年龄达到晚婚的标准,不能享受晚婚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按法定年龄推迟三年以上结婚为晚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的为晚育”。《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下列福利待遇:
(一)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一孩延长产假六十天,二孩、三孩延长产假九十天,自生育之日起按照自然日计算;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计算工龄;用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给予其他优惠待遇;
(二)男方享受十五天护理假,护理假期间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由用人单位照发;
(三)在子女三周岁内,夫妻双方每年各享受十天育儿假,育儿假期间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由用人单位照发。
女方因无业、失业、灵活就业以及其他非应保未保原因未能享受产假和生育津贴待遇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给予适当经济补助,具体对象和标准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

  以上就是2022年二婚婚假规定的介绍。原来在我国,二婚与头婚都是享受婚假待遇的,而且婚假待遇还都是相同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根据2022年国家规定的婚假天数
最新规定婚假通常是三天。婚假是用人单位给予的假期,并且在休假期间用人单位需要如数的支付其相应的工资。法律上规定,目前国家法定的婚假天数为三天,而且大部分省已经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 具体如下: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新法律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取消晚婚假 ;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婚假待遇; 7、婚假国家规定婚丧假为1-3天,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通常按最长3天计算。 一、婚假的有效期具体如下: 1、国家并没有强制性的限制,但是大部分公司会有相关的规章制度限制婚假的有效期; 2、一般有效期是在领证之后三个月、半年的、甚至一年。 二、婚假的工资发放标准具体如下: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总之,国家婚假原则上是三天,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建议双方当事人在领证之后尽快休完婚假。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2022婚假国家规定
结婚登记 9999人浏览
2022婚假国家规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