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出让有哪些区别

2022-03-16 12: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土地使用权可以出让可以划拨,也可以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拥有者讲自己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再次转让的行为,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国家部门对土地使用权出让给有条件的土地使用者的行为。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出让有哪些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出让有哪些区别

  (一)主体不同

  出让主体:国有土地所有者,即国家,由法律授权的县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具体实施;

  转让主体: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

  (二)行为性质不同

  根据物权理论,出让,他物权设定;转让:他物权转移。

  (三)转移条件与程序不同

  出让条件无限制,签订出让合同,缴出让金,即可办证;转让条件有限制,转让须经申请、审批或补办出让手续,缴纳税费,方可登记过户。

  (四)交易市场不同

  出让,一级市场,即国家作为国有土地所有者垄断;

  转让:二级市场,即符合法定条件的自由转让。

  出让与转让的区别:出让是指土地所有权的部分权能(占有、使用、收益)与所有权相分离而作为独立的财产权;转让则是作为独立财产权的土地使用权在公民或法人之间的转移。转让有出售、交换、赠与、继承等方式。

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出让有哪些区别

  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怎么计算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计算:1990年5月19日以前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按签订出让合同之日的标定地价的30%收取土地出让金。1990年5月19日(含当日)以后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按签订出让合同之日的标定地价的60%收取土地出让金。

  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多少钱

  (一)个人住房土地使用权转让应补交的土地出让金标准:1990年5月19日以前取得的,按签订出让合同之日的标定地价的30%收取;1990年5月19日(含当日,下同)以后取得的,按签订出让合同之日的标定地价的60%收取。

  (二)已购公有住房(含集资建房)、经济适用房按规定允许转让的,以及红梅新村、金山新村、小山新村、刺桐新村及西郊新村等五个国有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划拨商品房转让应补交的土地出让金,按签订出让合同之日的标定地价的10%收取。已购房改房、经济适用房以市场价购买的部分在进入市场时,不再补缴土地出让金。

  (三)由政府统一实施的拆迁安置房转让应补交的土地出让金标准:被拆迁户原土地使用权为1990年5月19日以前取得的,按申办转让手续之日的标定地价的30%收取;被拆迁户原土地使用权为1990年5月19日以后取得的,按申办转让手续之日的标定地价的60%收取。被拆迁户原土地如属于以出让方式取得的,或拆迁安置房按市场价购买的部分不再收取土地出让金。

  (四)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工业用地补办出让应补交的土地出让金标准:1990年5月19日以前取得的,按标定地价的30%收取;1990年5月19日以后取得的,按标定地价的50%收取。

  综上,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出让的区别可以从主体、行为性质、转移条件转移流程、交易市场来区别。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出让有哪些区别相关内容,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上面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区别是什么
土地使用权出让 9999人浏览
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区别是什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