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是不可抗力?什么是免责条款?

2019-12-27 15: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不可抗力法律上才有的概念,很多人对此不是很了解,实践中,如果构成不可抗力,大部分情况是可以免责的。那么,到底什么是不可抗力?什么是免责条款呢?下面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不可抗力?

  1、不可抗力的概念。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力的要件为:

  (1) 不能预见,即当事人无法知道事件是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情况如何。对此应以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加以判断;

  (2) 不能避免,即无论当事人采取什么措施,或即使尽了最大努力,也不能防止或避免事件的发生;

  (3) 不能克服,即以当事人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无法战胜这种客观力量;

  (4)客观情况,即外在于当事人的行为的客观现象(包括第三人的行为)。

不可抗力和免责条款

  2、不可抗力的范围。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 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

  (2) 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在不可抗力的适用上,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1) 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

  (2) 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如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款,依其约定;

  (3)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

  3、不可抗力的免责效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违约方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但有以下例外:

  (1)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

  二、什么是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免除将来可能发生的违约责任的条款,其所规定的免责事由即约定免责事由。对此,合同法未作一般性规定(仅规定格式合同的免责条款)。值得注意的是:免责条款必须在合同中明示做出,并且其构成合同的组成部分是合同有效的前提之一。免责条款不能排除当事人的基本义务,也不能排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免责条款必须不得违背法律规定和社会公益,也就是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以免造成对相对人的不利。

  免责条款无效的一般情形包括

  (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将免责条款订入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2)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免责条款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

  (3)免责条款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4)免责条款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5)免除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所生责任的条款无效;

  (6)免除根本性违约所生责任的条款无效。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0条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什么是不可抗力和什么是免责条款”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通过了解不可抗力的概念和免责条款的内容,我们才能更好地运用不可抗力的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若您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