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土地流转是什么

2018-11-30 13: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农村土地流转既缓和了人地矛盾,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还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一个好办法;土地流转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延伸和发展。那么,土地流转是什么呢?现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一、土地流转是什么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二、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

  1、坚持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

  2、维护农民的权益,坚持“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

  3、坚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同其他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原则;

  4、坚持保护耕地重点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内容

  (一)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

  (二)流转土地的四至、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三)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流转方式;

  (五)流转土地的用途;

  (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七)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

  (八)流转合同到期后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

  (九)违约责任。

  四、土地流转的地区差异

  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一些地区在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中,实施农村农业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等建设用地一体化的流转模式。

  1、山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流转模式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就是在保证耕地保护红线不被突破的前提下,减少农民用地,增加城市开发用地。

  2、重庆的“地票制”土地交易模式

  重庆的地票制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的新探索,“地票”是包括农村宅基地极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可用于建设的用地指标,是一种权利的凭证。

  通过转让、互换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经依法登记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后,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符合法律和国家政策规定的方式流转。土地流转是什么,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什么是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 9999人浏览
什么是土地流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