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对方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办

2018-12-21 09: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交通事故常发生,但是很多人缺乏意识,把一场交通事故演变成了严重的交通肇事。交通肇事逃逸属于交通肇事的加重处罚的行为。那么,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对方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办?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对方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办

  因为“私了”中的逃逸者一般都与当事人见过面、接触过,所以遇到对方逃逸,当事人应当可以、并力求记住对方车辆及对方的以下几种特征并及时报警:

  1)车辆的型号。如:小客车、吉普车、旅行车、大客车、大货车、小货车等。

  2)车辆的颜色。如:红色、绿色、白色、黑色、黄色等。

对方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办

  3)车辆号牌。包括:颜色(如:小客车为蓝色,大客车为黄色)、号码(最好记全,无法记全也应当记住其中前面或后面的两个数字)。

  4)车辆的其他主要特征。如:车身上的图案、文字;有无装载物,装载物的名称等。

  5)逃逸者本人的主要特征。如:身高、体态(胖瘦)、年岁(青年、中年、老年或约多少岁)、长相(身体外露的部位是否有疤痕、纹身、黑痣等)、衣着等。

  后虽未离开现场,但被告人明知自己的行为给被害人的造成伤害应负法律责任,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协助交警勘察事故现场后弃车逃离现场,且外逃多年,无视受害人的损失,这显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第一,从刑事立法的本意和目的来说,刑法的任务是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而刑法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对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危害极大的犯罪分子,就应该严惩。本案被告人张某交通肇事后,无视被害人的损失和法律的存在,在公安机关下达拘留手续仍外逃多年,给受害人的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理应受到惩罚。

  第二,综合整个案情,张某明知自己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而长期在外,逃避法律追究,企图逃脱法律的制裁。可见,张某完全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而离开,确实是故意逃逸。

  第三,认定张某的行为构成“逃逸”,更能有效地遏制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现象发生,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一种警示。同时,也能唤起交通事故行为人的良知,维护社会的和谐问题,真正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遇到对方肇事逃逸,第一时间肯定是报警求助,还有尽可能的记住肇事车牌号以及肇事司机的特征,防止路段没有监控或者监控坏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车辆肇事逃逸怎么找车
交通肇事逃逸 9999人浏览
车辆肇事逃逸怎么找车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 9999人浏览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怎么举报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 9999人浏览
怎么举报交通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的车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 9999人浏览
肇事逃逸的车怎么处理
肇事逃逸一般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 9999人浏览
肇事逃逸一般怎么处理
司机肇事逃逸怎么办
交通肇事逃逸 9999人浏览
司机肇事逃逸怎么办
肇事逃逸是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 9999人浏览
肇事逃逸是怎么处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