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律上的仲裁是什么意思

2018-07-27 17: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仲裁(Arbitration),又称公断,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作出裁决。法律上特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关的第三者审理,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

  所谓仲裁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和调整仲裁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仲裁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仲裁法,仅指仲裁法典。仲裁是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以当事人的合意为基础,授权第三人以“一裁终局”的方式解决财产类民事纠纷的制度。仲裁裁决承载着仲裁这一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而为国家所承认、保护的纠纷解决方式对纠纷解决的实体论断。

  仲裁作为“一裁终局”的纠纷解决方式也蕴含着效率高及纠纷解决满意度高的应然优势。此外,仲裁还具有裁决一经作出立即生效的特点。仲裁的法律化、诉讼化,不仅不能准确地反映仲裁的特性,反而会扼杀仲裁应有的生机与活力,降低仲裁的功能。探寻仲裁法律之上的道德效应,才符合仲裁的特质、定位,是仲裁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确立的仲裁理念是:“将法治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重视柔性执法和社会效果,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以至诚至善的精神追求、灵活务实的仲裁艺术,公正、高效、平和、理性地化解纠纷,促使权利义务平衡,实现互动双赢,促进经济交往与社会和谐”。

  仲裁法的不断完善体现出一种高超的造法精神,审时度势的根据国内外情势,既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又体现出法律的的发展性。仲裁具有的灵活简便的特点,成为人们除开诉讼之外又一法律选择。仲裁委员会对于委员的限制非常严格,从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仲裁委裁决的专业性。一裁终局的模式,既可以提高仲裁效率,又可以真正过滤出那些需要交由二审终审的诉讼制度进行就记得案件。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