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期限最长多久

2019-06-05 15: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保证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担保责任,保证债务人到期偿还债务。如果债务人无法按期还清债务,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是有限制的,下面跟随找法网小编来详细了解一下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期限最长多久。

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期限最长多久

  一、保证期间及保证期间经过的定义

  保证期间,是指当事人约定的或者法律规定的,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保证期间,按照约定执行。保证人和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法律规定保证期间为6个月。保证期间均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没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在保证期间之内,债权人逾期未向保证人主张债权,则保证期间经过,保证人则不承担保证责任,即,保证期间经过,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担保权利消灭。

  二、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期限最长多久

  1、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予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2、保证期间可以设定为除斥期间,在约定不明时可以按主债务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计算债务到期日起算二年。而在抵押担保中,尽管抵押权存续于主债权存在的始终,但法律也给予了明确的限制,即应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二年内行使,时效有中止、中断的除外。

  三、保证期间的类型

  保证期间因其产生方式不同,可分为约定期间,催告期间和法律推定期间三种。

  1、所谓的约定保证期间是指当事人的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的保证期间,通称之为定期保证期间。如中国《担保法》十五条规定:“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保证期间;……”

  2、催告保证期间是指保证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或有约定但约定不明确或无效的情况下,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不催告债权人对主债务人行使诉讼上的权利而确立的合理期限。

  3、法律推定保证期间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或约定不明确或约定无效的情况下,根据法律任意性规范加以补正,即依法律规定以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的一定时期为保证期间。如中国《担保法》第25条、第26条规定,法律推定保证期间为6个月,始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止于6个月届满之日。

  综上所述,保证人可以与债权人约定保证期间,按照约定执行。保证人和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法律规定保证期间为6个月。但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予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假如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想要了解,欢迎登录找法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担保合同担保期限最长多久
民法典 9999人浏览
担保合同担保期限最长多久
民法典规定的担保期限是多久
民法典 9999人浏览
民法典规定的担保期限是多久
担保的期限有多久
抵押担保 9999阅读
担保期限最长多久
担保知识 9999人浏览
担保期限最长多久
担保人的担保期限多久
担保人条件 9999人浏览
担保人的担保期限多久
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期限
债权债务法律 9999人浏览
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期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