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咨询

病假期间教职员工资是如何支付的,劳动法和其他法律有关规定吗

其它
2020-08-08 16:54:1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实践中劳动者的工资一般有基本工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之分。基本工资通常是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设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等。应发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按照法律规定应当获得的全部工资,包括了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等。实发工资是劳动者每月实际拿到的工资,通常会被扣减一些费用,比如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所得税,扣伙食费、房租费等,劳动者实际到手的金额通常会比应发工资少。
    3、如果是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应当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也就是“税前工资”)作为基数,而不是以基本工资、实发工资为基数。以上是劳动法所说的“工资”。税后工资是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和五险一金后的实际发的工资,一般公司是转账形式发放,也有现金发放的。
  • 员工工资往往有很多因素,基本工资加上绩效工资等变动很大,所以要根据公司提供的工资表等进行核对。
  • 对于员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一般不包括加班费、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和法定福利待遇。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