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个税免征额的提升的意义是什么

2018-12-26 14: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在当前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富于民的重要举措。也会有更多的中低收入群体被纳入免税范围。那么个税免征额的提升到底有何意义呢?

  一、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意义

  提高个税起征点表面上只是增加了绝大多数人的收益,但背后却包含着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个税起征点偏低虽然可在短期内增加财政收入,但最终压制了中等收入者的积累和消费能力,这种局面不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

个税免征额的提升的意义是什么

  这次个税起征调整,体现了社会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也体现了和谐社会人性化。个人所得税的初衷是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谐,但现在纳税主体却变成了工薪阶层,这是与其背道而驰的。

  今后我国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任务就是扩大消费需求,个税调整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正是扩大内需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二、个人免征额的标准依据

  1、城镇居民实际生活支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测算:2004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6024元,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为7182元,按人均负担率1.91计算,城镇职工年人均负担家庭消费支出为13718元,每月为1143元,具体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开支。

  2、税收政策效应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始终按照“量能负担”的原则,所得多者多缴税,所得少者少缴税,体现国家调节社会分配的政策精神。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00个城市、5.5万户的家计收入统计调查,2004年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42元、6024元,8166元、11051元和20102元,这些家庭就业者人均工薪收入分别为每月441元、729元、988元、1337元和2432元。

  3、承受能力

  个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和地方“六四”开分享比例。根据2004年数据测算,将扣除标准提高至1500元将减少财政收入200多亿元。中国各地区财政状况不均衡,东部地区财政实力强,中西部地区财政实力弱,因此,调整扣除标准还要兼顾各地区的财政承受能力。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合理调整社会最低工资,调整贫富差距,最大限度的有利于民,为老百姓更好的服务。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提高个人免征额的相关知识。


      如果您还想了解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内容,找法网小编为您推荐:

      ◆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了吗

      ◆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的意义

      ◆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什么时候提高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房屋租赁协议中押金的担保范围
房屋租赁资讯 9999人浏览
房屋租赁协议中押金的担保范围
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项目
个人所得税 9999人浏览
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项目
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常见问题
工商税务 9999人浏览
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常见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