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判决生效后不执行怎么办

2019-07-04 15: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现实生活中的民事纠纷还是有很多的,一般都会向法院进行起诉,最终得到一份判决书。那么,民事判决生效后不执行怎么办呢?申请执行需要提交什么材料呢?法律依据有哪些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事判决生效后不执行怎么办

  一、民事判决生效后不执行怎么办?

  对方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向管辖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案件的前提条件:是指该案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即已通过法院诉讼进行裁判或仲裁裁决生效的法律文书。

  1、对方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3、执行费用最终由被执行人承担。

  4、先提交执行申请书,法院应当在七日内予以立案;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二、申请执行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一般需要提交申请执行书、生效法律文书、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等材料,如果你要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需同时提交委托代理手续材料。

  三、法律依据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1、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2、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民事判决生效后不执行怎么办”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对方不履行已生效的判决,是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向法院申请。若您还遇到其它不懂的问题,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在线的律师会对您的疑问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