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预付账款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

2019-03-26 17: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资产中的应收及预付款项和负债中应付及预收款项,统称为往来款项,这些看着相似的名词其实是不同的含义。想必很多人都想要了解,预付账款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的区别是什么呢?预付账款科目错用的形式和原因是什么?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预付账款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

  一、预付账款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

  从理论上说,预付账款属资产类账户,因此期末有借方余额,反映预付的货款,但是如果预付的款项少,收到的材料和商品多,预付账款也会出现贷方余额,反映预付货款购货应补付的货款。

  例:预付货款1000元,实际收到材料1000元,增值税170元。

  借:预付货款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借:原材料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

  贷:预付货款 1170

  此例中预付账款的贷方余额170元反映该笔购料应补付货款170元。

  二、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的区别

  1、应付账款属于负债类科目。

  应付账款是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收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2、预付账款属于资产类科目。

  预付账款是企业按照合同或有关协议规定而预先支付给供货单位或劳务提供者的定金或货款。预付账款属于企业的债权范围,是企业的货币资金暂时被其他单位占用的部分,属于货币性资产。

  三、预付账款科目错用的形式和原因

  企业在日常核算过程中,基于主观故意和客观原因,有时会误用“预付账款”科目或利用该科目隐瞒利润推迟纳税、偷逃企业所得税,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购置机器设备、购建厂房的预付款或预付在建工程款等误记入“预付账款”。在实际会计核算中,企业发生的购置机器设备、购建厂房的预付款或预付在建工程款等业务,不少会计人员不知道将其列入“预付账款”还是“在建工程”或“工程物资”科目,认为只要是预付的各种款项均应在“预付账款”科目列支,没有正确理解预付账款的性质。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预付账款科目是流动资产类科目,用来核算企业购入存货时形成的预付款。而上述购建设备、厂房的预付款或预付在建工程款属于固定资产类核算的对象,不应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而在“工程物资”或“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二)职工借支而预付的材料款误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企业采购人员借支去采购材料等货物需要先付款,财务部门只有采购人员的借条,发票在当月收不到,也无供货企业的收据,会计人员做账时误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预付材料款。一般来说,和主营无关的业务可以用其他应收款核算,而预付账款的核算内容是和主营业务有关的项目,如采购材料,需要有合同。所以,职工借支预付的材料款应记入“预付账款”。

  (三)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账款项目填列可能不正确。会计期末会计人员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容易将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合并计算出错。如:将“预付账款”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在资产负债表的“预付账款”项目中,这样计算不一定正确。因为,总分类账户等于所属各个明细分类账户余额之和。这种错误源于会计人员没有考虑预付账款总分类账中可能含有应付账款明细数额。

  实际上,预付账款与应付账款是对应的。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预付账款项目年末数=应付账款的某笔明细账户借方余额+预付账款的借方余额,而账薄记录不变。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对预付工程款和预付的土地使用权款,误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房地产开发企业日常核算中,个别会计人员把预付工程款和预付的土地使用权款误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原因是没有考虑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特殊性。我们知道,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其开发项目属于存货,其预付工程款和预付的土地使用权款应使用“预付账款”和“开发成本”两个科目进行核算,而不是记入“在建工程”或“工程物资”科目。

  (五)预付账款长期挂账,影响损益和税收。对于非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企业按购货合同预付货款后,由于供应单位不给开发票,或对方单位可能倒闭,或未倒闭但时间达两年以上,也不可能开发票至企业,会计人员则不对这笔经济业务做账务处理,致使预付账款长期挂账,影响当期损益。正确的处理是:若估计不能收回,则将预付账款转入其他应收款再提取坏账准备。

  究其原因是主观故意所致。企业借口存在一些业务技术上的问题待处理,而不结转销售和成本,企业将正常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记入预付账款,掩盖已实现的利润,影响当期损益,推迟纳税或达到偷逃企业所得税的目的。虽然这是个案,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根据以上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可知,预付账款是资产类科目,余额在借方。如果是贷方余额实质上变成了负债类科目,此时相当于预收账款。希望上文的的内容会有所帮助。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在线的律师会随时会对于疑问进行专业的律师咨询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