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办公楼租赁纠纷诉讼程序

2019-11-15 14: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一般来说,每一个公司都会有自己的写字楼,一个好的写字楼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多数企业都是通过租赁的方式也不是购买。想必很多人都想要了解,办公楼租赁纠纷诉讼程序是怎样的?办公楼租赁纠纷类型有哪些?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办公楼租赁纠纷诉讼程序

  一、办公楼租赁纠纷诉讼程序

  (1)诉讼程序是指诉讼程序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主体之间的对话从两个方向展开:一是当事人之间的横向对话(即辩驳),一是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纵向对话(即讨论)。为了保证对话的合理性,诉讼程序在设计上应维持当事人之间地位的平等性和竞争性,以及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性和统一性。

  (2)办公楼租赁纠纷的起诉要先写起诉状,起诉状包括原告和被告的个人信息、起诉事由、诉讼请求、证据材料。如果需要委托代理律师的,找一个可靠的律师。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立案之后,会根据情况告诉开庭的时间和地点,庭审结束后一段时间,法院就会给判决书。法律规定一审的审限是六个月。

  二、办公楼租赁纠纷类型有哪些

  办公楼租赁纠纷的类型有:

  (1)承租人不履行合同,拖欠租金纠纷。

  这类纠纷是目前办公楼租赁纠纷的主要表现形式。企业和个人租赁办公楼进行生产、经营、办公,因经济效益发生负增长,随之发生的就是欠租金和因欠租金的大量办公楼租赁纠纷;个别住宅出租屋也存在这个情况。

  出现拖欠租金纠纷后大致会出现三种处理方法:

  ①租赁双方协商一致,要么承租人及时付清租金,要么出租人同意延期支付,不涉及租赁合同的其他方面。

  ②在解决拖欠租金问题的同时,租赁双方还就由此产生的违约责任问题一并解决,继续履行租赁合同。

  ③解除租赁合同。对已失去继续履行合同基础的租赁关系,或由双方协商解除合同,或由一方起诉而终止。

  (2)不签订书面合同,或合同不规范,主要内容不完备,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而发生租赁纠纷。

  由于租住双方缺乏法律知识,或怕麻烦、图简便,特别是农村股份公司村民出租办公楼时,很少签订书面合同,更是留下了纠纷的种子。

  (3)损害赔偿纠纷。

  办公楼租赁关系中的损害赔偿纠纷同其他法律关系中的损害赔偿一样,主要是由侵权行为引起的,常见的有办公楼损坏赔偿、人身或财物损害赔偿、侵犯办公楼共有人合法权益赔偿、承租人擅自对办公楼所作的装修如何赔偿等。从司法实践看,目前颇有争议的是租赁关系结束后,承租人对办公楼所作的装修如何赔偿。

  (4)办公楼租赁期间出售的优先权纠纷。

  在办公楼租赁期间,出租人可以出售办公楼,但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在相同条件下,承租人有优先购买该房产的权利。出租人在出售办公楼之前应按规定时间(深圳市规定应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承租人。

  (5)转租纠纷。

  这属于出租人没有租赁权而出租办公楼,办公楼的所有权人不予以追认而发生的纠纷。按规定,承租人转租办公楼时应得到出租人的同意,否则出租人有权解除租赁合同。

  (6)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变办公楼使用功能而发生的纠纷。

  办公楼的用途是由房地产主管部门规定的,利用出租屋从事旅馆、餐饮、娱乐、网吧等经营性活动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近年来,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变办公楼使用功能而发生的纠纷在办公楼租赁纠纷中为数不少。这类办公楼进入租赁市场后,极易发生租赁纠纷。又如,承租人出租屋用来经营旅馆,但出租人所出租的办公楼事实上不允许用来经营旅馆,而出租人未履行告知的义务,导致被有关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而无法经营,发生纠纷。

  (7)为逃避管理和偷逃税费而变相出租办公楼发生的租赁纠纷。

  一些业主为了不交租赁税费,便和承租人串通,假以合作、联营、承包甚至借住的名义变相出租办公楼,结果有的承租人假戏真做,不但不交房租,反而要出租人承担相应的经营责任风险,从而导致双方发生租赁纠纷。由于当事人规避管理,发生纠纷后,往往因其行为的违法性致使合同无效,而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8)专业市场欠租金的租户联手拒交租金而发生租赁纠纷。

  一些经营亏本或获利较少的承租人,为了堤内损失堤外补,即少交或不交租金,联络多个小业主(承租人)以各种借口拒交租金,进而转移其经营风险。而且如果出租人处理方法欠妥或所出租的办公楼在产权、质量、用途等方面存在瑕疵的话,就极易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市场所有承租人拒交租金甚至索赔损失的事件发生。

  (9)出租人提前终止合同引起的纠纷。

  租赁期限未满,出租人提出种种借口,提前终止合同的履行,要求承租人腾出出租办公楼而发生的纠纷。这种情况在无限期合同中也经常出现。

  综上所述,根据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可知,办公楼租赁纠纷诉讼程序是:先写起诉状,递交起诉状,立案,庭审,出具判决书。希望上文的的内容会有所帮助。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我们的律师会对于疑问进行专业的咨询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