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几岁

2022-05-12 11: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晚婚是指女在23周岁以上,男在25周以上结婚,已婚妇女在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晚婚晚育是前期控制人口增长的一项措施,现在是适龄结婚,优生优育。每个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婚姻观,才能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几岁

  一、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几岁

  晚婚是指初婚男女双方都按照民法典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各推迟三周岁,即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即以上结婚为晚婚。

  晚育是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略有不同)。晚育有利于青年妇女在德、智、体多方面得到发展,有利于控制出生人数和人口增长速度。晚育会使生育年龄推迟,拉长两代人的间隔,使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几岁

  二、 晚婚晚育的意义有哪些

  对夫妇:增加了二人世界的时间,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事业和对方。有一定经济基础后再生小孩,抚养的经济压力和孩子的成长条件都要好一些。

  对国家:有助于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幸福度。

  对社会:由于有助于控制人口,可以减轻人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一)有利于控制人口的增长。如果青年妇女都20岁结婚、生育,就可以40岁抱孙子,60岁得重孙;80岁有曾孙,一百年见玄孙,一百年内要繁衍五代。如果25岁结婚、生育,则可推迟到50岁抱孙子,75岁见重孙,一百岁有曾孙,一百年内只繁衍四代。这样在一百年中,可从生育五代人减少到只生育四代人,也就意味着我国在一个世纪内,可以少出生1亿多人。

  (二)有利于学习和工作。20岁左右的青年人精力最旺盛,求知欲最强。如果过早地结婚、生育孩子,必然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和工作;结果是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三)有利于青年的身体健康。我国青年一般要到23至25岁才完全发育成熟。在这个年龄之前,青年男女虽然具备了结婚、生育的生理条件,但全身器官组织仍处在发育阶段,骨髓、身长还在增长,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达到较高水平。

  (四)有利于家庭幸福。20岁左右的青年,思想不够成熟,生活上缺乏经验,碰到一些矛盾,往往不善于处理,从而影响家庭和睦。如果适当推迟婚育期,待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经济积蓄和生活经验后再结婚,家庭的稳固性更大,生活就会更加美满幸福。

  (五)有利于子女的发育成长。结婚往往带来生育

  然而生育过晚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超过30得大龄孕妇需要更多得照顾和检查,而且30生育,等孩子大学毕业,父母已经是五十多岁,也就是有可能在子女上学,父母就面临职业上得尴尬四十五十问题。

  三、晚婚的法定婚假

  根据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2022年我国已经取消了晚婚晚育规定和政策,女职工产假正常情况下为产后98天+产前15天。如果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增加产假:女职工出现难产情况的,增加15天;女职工出现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增加15天。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晚婚是指初婚男女双方都按照民法典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各推迟三周岁,晚育是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几岁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