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关于宅基地继承政策

2022-05-12 10: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严格的身份性,这是基于保障农民不失地、不失去生活保障的考虑。根据房地一体的规则,理论上房屋可以继承所以宅基地也应该可以被继承。那么,关于宅基地继承政策是什么?以下就请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关于宅基地继承政策

  农村宅基地是不可以继承的,公民对宅基地只享有使用权并没有所有权,所以不能作为遗产进行继承。

关于宅基地继承政策

  二、农民进城宅基地怎么办

  (一)农民进城已经落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对于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将落实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的政策。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退出宅基地。农民进城落户后,其原有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应予以确权登记。

  (二)农民进城未落户。

  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朋友而言,不需要担心宅基地会被收回和自家房屋被拆除的问题,根据《民法典》以及《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的房屋是属于农民朋友的固定资产,而宅基地也是农民应当享受到的固定权益,虽然农民朋友在城市务工,农村的房屋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但是使用权与处置全一直属于农民朋友,如果农村集体组织需要拆除农民朋友的住房,那么必须要经过农民朋友同意,同时还需要给予合理的补偿!即使农民闲置的房屋已经成为了危房,也需要根据危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会被拆除。

  三、农民宅基地继承需要什么手续

  农民宅基地不能继承,但是可以对宅基地上的房屋进行继承,继承的手续为:

  (一)继承人到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销户籍,办理死亡证明;

  (二)继承人到区或市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

  (三)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到房屋登记机关办理房屋过户登记。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属于农村村集体,而农村村民只有使用权,即使只有使用权也不得对其进行继承,但是如果在土地上建造了房屋的,那么可以对房屋进行继承。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宅基地继承政策内容。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