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2022-06-06 11: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诉讼时效是指行为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但是诉讼时效开始后并不是一直持续到其终止之日,因为在这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阻却行为人提起诉讼的情形,那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情形有哪些?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一)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二)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二、执行中止的时效

  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规定执行中止的时效规定,如果涉及查封冻结扣押,有相应续封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三、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有什么区别

  (一)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是由于当事人主观意志以外的情况,而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则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即当事人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行为。

  (二)诉讼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而诉讼时效中断则可发生在时效进行的整个期间。

  (三)诉讼时效中止是时效完成的暂时障碍,中止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中止事由消除后时效继续进行;而诉讼时效中断则是时效完成的根本性障碍,中断以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以后重新起算,故中断前后实际上是两个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权利人不会因为不可控制的原因而没有足够的时间行使权利。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情形有哪些的法律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