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恶意欠薪罪处罚法律规定有哪些

2021-04-01 11: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大家在职场不知道是否了解过恶意欠薪的相关知识,恶意欠薪不仅仅只是拖欠员工工资那么简单的事情,它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劳动者的权益,恶意欠薪罪处罚法律规定有哪些?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恶意欠薪罪处罚法律规定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恶意欠薪罪处罚法律规定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恶意欠薪罪处罚法律规定有哪些

单位恶意欠薪的行为如何认定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恶意欠薪入罪”。

但欠薪和恶意欠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如何认定欠薪是否“恶意”呢?所谓的“恶意”是指,在主观上,欠薪者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直接故意,主观上存在恶意在客观上,欠薪者实施了“恶意”的行为,即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或者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且数额较大,情节恶劣。法院审理时,会把欠薪的原因调查清楚。企业可能是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才拖欠劳动者工资,需要认定企业是否具有恶意,防止打击面过大。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恶意欠薪还有一个认定上的前置条件—“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将被追究刑责。这个“政府有关部门”经最高院司法解释明确,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什么情况恶意欠薪才会免除处罚

1已经在提起公诉之前支付所应支付的劳动报酬;

2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如造成劳动者的孩子失学等;

3已赔偿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恶意欠薪罪处罚法律规定有哪些的法律知识,恶意欠薪罪处罚法律规定了恶意欠薪应该给劳动者的赔偿标准以及恶意欠薪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