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

2021-05-25 09: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租赁合同作为我国常见的合同形式,是一方出租一方承租使用并交付租金的一种合同形式。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合同成立之日起生效,但如果没有依法订立就可能变成无效合同,那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找法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

  一、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

  首先是《民法典》规定的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

  1.签订租赁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签订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

  3.违反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的规定;

  4.该房屋属于规定的不能出租的类型。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

  1.出租人就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房屋,与承租人订立的租赁合同无效。

  2.出租人就未经批准或者未按照批准内容建设的临时建筑,与承租人订立的租赁合同无效。

  3.租赁期限超过临时建筑的使用期限,超过部分无效。

  二、无效合同的特点

  1.具有违法性;

  2.具有应受国家干预性;

  3.具有不得履行性;

  4.属于自始无效的合同。

  三、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之后,一般认为,将产生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的后果。

  1.返还财产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赔偿损失

  依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以后,也将产生损害赔偿的责任。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的相关内容,根据以上内容可知,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当事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违反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的规定;该房屋属于规定的不能出租的类型。若您还有法律疑问,建议您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