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个人如何跟物业解除合同

2021-07-08 13: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现如今,我国的法律制度是越来越完善,在生活中,合同的签订也是越来越多了,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的解除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协商解除,另一种是法定解除,那么,个人如何跟物业解除合同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
个人如何跟物业解除合同

  一、个人如何跟物业解除合同

  个人解除物业合同的,可以和物业公司协商。

  《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二、签定物业合同注意事项

  物业管理从本质上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偿服务,无偿提供服务是福利制的产物。尤其在我国体制转轨时期,广大消费者对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福利制管房体制是欣赏的。无偿的承诺不利于全社会全面、正确地理解、认识和实践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

  无偿提供服务导致住用人之间享受到的服务不一致。物业管理除了公共服务而向全体住用人,其他的专项服务、特约服务等都是面向部分或少数有此需要的住用人的,一般不可能所有的住用人都需要,都收益,如果无偿提供这部分专项、特约服务对那些不需要或未享受到该项管理服务的人来说就是不公平的。

  无偿提供管理服务存实践上也是有害的,行不通的。无偿提供的管理服务仍是有成本,需要支付费用的,无论开发商还是物业管理企业不可能也不应该长期承担这笔费用。否则,最终导致的结果一是降低管理服务标准,二是将该成本费用转移或变相转移分担给全体业主。

  物业管理的委托是有期限的,无期限的承诺从理论上讲是不通的,在实践上也是难以做到的。无偿无期限的承诺通常出现在开发企业在售房时为促销而作出的某些承诺,或物业管理企业为增加中标机会作出的承诺。这种承诺一旦作出,日后又无法全面履行,就给物业管理的正常运作带来困难,极易成为双方发生纠纷的重要原因。

  三、物业合同要交印花税吗

  物业管理合同并没有在印花税所规定的印花税应税项目中,所以,对于物业管理合同在我国并不需要交印花税。

  相关知识:需要交纳印花税的合同分别为

  1、购销合同:包括供应、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易货等合同,按购销金额0.3‰贴花

  2、加工承揽合同:包括加工、定做、修缮、修理、印刷、广告、测绘、测试等合同,按加工或承揽收入0.5‰贴花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包括勘察、设计合同,按收取费用0.5‰贴花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按承包金额0.3‰贴花

  5、财产租赁合同:包括租赁房屋、船舶、飞机、机动车辆、机械、器具、设备等合同,按租赁金额1‰贴花。

  6、货物运输合同:包括民用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海上运输、内河运输、公路运输和联运合同按运输费用0.5‰贴花

  7、仓储保管合同:包括仓储、保管合同,按仓储保管费用1‰贴花

  8、借款合同: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包括融资租赁合同但不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额0、05‰贴花

  9、财产保险合同:包括财产、责任、保证、信用等保险合同,按收取的保险费收入1‰贴花

  10、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合同,按所记载金额0.3‰贴花

  11、产权转移书据:包括财产所有权和版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共5项产权转移书据、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包括股份制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因购买、继承、赠与所书立的产权转移书据),按所记载金额0.5‰贴花

  12、营业账簿:纳入会计核算的生产、经营用账簿记载资金的账簿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合计金额0.5‰贴花。其他账簿按件贴花5元

  13、权利、许可证照:包括政府部门发给的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按件贴花5元。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个人如何跟物业解除合同的相关法律内容。合同的解除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协商解除,另一种是法定解除,个人解除物业合同的,可以和物业公司协商。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在线律师平台进行咨询,大家的法律问题会有律师进行专业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