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买卖合同规则

2021-07-27 16: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任何合同的制定与签订都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买卖合同在确立的时候,也要遵循一些原则,比如实际履行原则和全面履行原则等等。无规则不成方圆,只有遵循了规则的买卖合同,才能够获得双方当事人的认可。那么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买卖合同规则的相关内容。
买卖合同规则

一、买卖合同规则

买卖合同的履行原则,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完成合同规定义务的全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这些原则主要有:实际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效益履行原则等。

1、实际履行原则。它要求买卖合同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物履行应尽的义务,而不能任意用其他标的物代替。实际履行原则是买卖合同履行的重要原则。当事人必须按合同中规定的标的物履行义务,而不能任意改变标的物的品种、牌号、规格、型号、质量等级,更不能用金钱来代替实物。当事人一方违约时,也不能以向对方偿付违约金、赔偿金代替应承担的实际履行责任,如果对方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的,违约方还必须按合同约定的标的物继续履行。

2、全面履行原则。它要求买卖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各项条款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它要求合同履行主体和履行内容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合同的要求,合同的全面履行是衡量合同是否履行的标准。实际履行的原则只强调标的物的不可代替性,因而实际履行又可称之为“实物履行”。而全面履行原则是在实际履行原则的基础上又进而要求当事人必须认真执行合同的每一条款,履行每一项义务。实际上,全面履行原则包含了实际履行是实际履行原则的补充和扩展。

3、协作履行原则。它要求买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互相督促和配合,共同努力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协作履行原则是在实际履行原则和全面履行原则基础上对当事人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是指合同当事人既要认真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还应协助对方完成合同义务。

二、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

1、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

买卖,以转移财产所有权为目的。出卖人不仅需将标的物交付于买受人,并且需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给买受人。买受人订立合同的根本目的在于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是买卖合同的主要法律性质,这使它区别于租赁合同、借用合同。

2、买卖合同是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出卖人转移标的物以取得价款为目的,买受人须向出卖人支付价款方能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支付价款是转移所有权的对待给付,买卖合同这一特征区别于其他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如赠与合同、互易合同。

3、买卖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

双务合同是指依据合同的规定,双方当事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的合同。在买卖合同中,买卖双方都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双方的权利义务相互对应。出卖人负有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所有权的义务,买受人同时也负有向出卖人支付价金的义务,一方的义务正是另一方的权利。因此,买卖合同是双务合同。

4、买卖合同是诺成性合同

诺成性合同是相对于实践性合同而言的。诺成性合同是指当事人对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内容协商一致即告成立的合同,又称“不要物合同”。凡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还必须实际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为实践性合同,又称“要物合同”。

5、买卖合同为不要式合同

买卖合同是不要式合同。买卖合同采用何种形式,一般可由双方当事人自己决定。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但在法律有明确规定或当事人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买卖合同应当采用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形式。

、买卖合同官司在哪里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

但是如果买卖合同中有关于管辖法院的书面约定,有效协议管辖约定优先于法定管辖适用。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就是说,在确定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时,首先应当看双方当事人之间有无书面的协议管辖约定以及该协议管辖的约定是否有效。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买卖合同规则的内容,希望对您的疑惑有所帮助。综上所述,买卖合同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合同,具有的规则有很多,比如交易规则和纠纷规则等。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疑问的,欢迎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