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时如何处理

2021-01-18 09: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般情况下,在借款合同当中对于所借款项的利息,都会做出一个明确的约定。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在借款合同当中可能就会出现对于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要怎么处理呢?那么以下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民法典关于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时如何处理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时如何处理

  一、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时如何处理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二、民法典的借款人支付利息的期限有哪些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四条: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三、我国法律对利息的计算规定

  (一)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二)个人借款约定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年利率24%,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未超过的部分属于合法利息。

  (三)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

  (四)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五)借款双方因利率发生争议,如果约定不明,又不能证明的,可以比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时如何处理的法律知识。如果是借款合同当中没有明确的约定关于利息的问题,那么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是否需要支付利息或者利息的数额的。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