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撤销合同撤销权人有哪些

2021-09-08 14: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们进行经济活动时,经常需要与他人签订合同,以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必要时,还可以行使撤销权来撤销合同。那么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撤销合同撤销权人有哪些?合同法撤销权有哪些行使条件?造成撤销权消失的情形有哪些?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吧。
撤销合同撤销权人有哪些

一、撤销合同撤销权人有哪些?

在可撤销合同中,应该由合同的当事人一方主张撤销权。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二、合同法撤销权有哪些行使条件?

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

1、客观条件:

1)债务人有使自己的财产减少或者负担增加的行为,包括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

2)债务人的行为发生在债权成立之后,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3)债务人的行为危害债权。

2、主观条件:

1)如果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为无偿行为,不管债务人或受益人是否有恶意,债权人均可以申请撤销。

2)如果债务人的行为为有偿行为,则需要受让人具有恶意。

三、造成撤销权消失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典1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1、撤销权因除斥期间经过而消灭。所谓除斥期间,为法定的权利存续期间,因该期间经过而发生权利消灭的法律效果。民法典第152所规定的撤销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即是对撤销权除斥期间的规定,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1年当事人才请求变更或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的除斥期间为一年是一致的。但应当明确起算时间是不同的,民法典规定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而司法解释的规定为“自行为成立时起”。这个规定明确了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为自撤销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在1年内撤销权人没有行使撤销权时该撤销权则归于消灭,可撤销合同便绝对有效。

2、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放弃撤销权。在上述除斥期间,当事人知道了撤销事由后,不但不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反而明示放弃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明确表示”的方式是口头的或书面的均可。

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在上述除斥期间,当事人知道了撤销事由后,虽然没有明示表示放弃撤销权,但以自己的行为放弃的,撤销权消灭。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得到的关于撤销合同撤销权人有哪些的相关法律条文内容。在进行对合同的撤销时,应由合同当事人中的一方来主张撤销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前往找法网在线法律平台进行咨询,在线律师将会为您提供详尽的法律回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