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最高额保证合同有哪些误区

2021-08-18 11: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保证合同的类型和形式有很多,民法典对保证合同有明确的规定,不同类型的保证合同发生的效力也是不一样的,当事人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同类型。那么最高额保证合同有哪些误区?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最高额保证合同有哪些误区

一、最高额保证合同有哪些误区

保证人与债权人可以就单个主合同分别订立保证合同,也可以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一定期间连续发生的借款合同或者某项商品交易合同订立一个保证合同。该法条规定的保证合同通常被称为最高额保证合同,因其使用的便利性,此类合同在实务中使用频率极高。此外也存在“最高额质押合同”和“最高额抵押合同”,其适用规则与“最高额保证合同”类似,只是提供担保的方式以及担保成立的形式要求不同。

二、与普通保证的区别有哪些

1、通常认为最高额保证担保的债权是未来发生的,在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时并不能确定债权数额,而普通保证担保的债权一般是现时发生的,在签订保证合同时即可确认保证人所担保的债权数额。

2、所担保债权额度的确定时间不同。最高额保证所担保债权额度的确定时间为当事人约定的日期,即决算日,而普通保证所担保的债权额度在签订保证合同时即已确定。

3、最高额保证担保的是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债权,而普通保证担保的债权仅是一次性的,前者是一个期间,后者是一个时间点。

4、最高额保证所担保的债权是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借款合同,而普通保证所担保的债权只有一个,且对应的主合同也只有一个。

三、未约定最高限额和存续期间的处理有哪些

1、对于当事人意欲设定最高额保证而合同中未约定最高限额的情形,是否应该认定为最高额保证,我国并未作出规定。同为大陆法系的日本对此的规定是:在未约定保证限额的情况下,并不影响最高额保证合同的效力,如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融资协议中有关于融资限额的规定,则该融资限额应同时作为保证债务的限额。在无最高限额的情形,如果违反交易习惯和诚实信用原则,不当扩大主债务,对于扩大部分,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2、对于未约定存续期间的情形,保证人有单方解除保证合同的权利,也就是在保证人提出终止保证合同之日,存续期间得以确定。反之,存续期间始终未能确定,但并不影响保证合同的效力。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高额保证合同有哪些误区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保证人与债权人可以就单个主合同分别订立保证合同,也可以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一定期间连续发生的借款合同或者某项商品交易合同订立一个保证合同。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