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不当得利罪怎么判罚

2021-09-09 07: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范畴,但当不当得利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时,可能触犯刑事犯罪。那么不当得利罪怎么判罚?不当得利的赔偿范围有哪些?不当得利纠纷怎么处理?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不当得利罪怎么判罚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不当得利罪怎么判罚

一、不当得利罪怎么判罚

若不当得利拒不返还,刑法上有侵占罪的规定,(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如果对方拒不交还的意图明确,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告其侵占罪。侵占罪是自诉罪,需本人直接起诉。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不当得利的赔偿范围有哪些

(一)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

(二)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

关于价额的计算方法,通说认为,当受益人所受利益为劳务时,其价额为劳务的通常报酬;当原物因附合而丧失所有权时,应以因附合对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为标准;当原物因他人侵权而灭失时,应以受益人所得赔偿额为限;当原物被消耗时,应以消耗时的市场价格为准。

返还不当得利,除返还原来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产生的孳息也应一并返还.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引起的一种事实状态,因不当得利而产生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当得利之债,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财产受损失的叫受害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债权。不当得利是引起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一种法律事实,因其引起此债完全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不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所以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只能是事件而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利益获得方返还不当得利的范围受善意还是恶意的影响。

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受益人为善意,即在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为限,如果利益已经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所谓现存部分,不应该只限于原物或原物的固有形态,如形态已改变,其财产价值仍存在或可代偿,仍属于尚存部分。

2、受益人是恶意,即在取得利益时明知道没有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应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该利益在返还时已经减少甚至不复存在也不能免除其返还义务。

3、受益方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嗣后为恶意的,其返还范围应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

三、不当得利纠纷怎么处理

(一)受益人应返还所获利的全部财产(包括原受利益及孳息)。返还财产时,各方有约定的,依约定;没有约定的,按以下原则进行:

1.所获利的财产为特定物的,返还原物;若原物被丢失或损坏,则折价补偿。

2.若财产为种类物但己被丢失或损坏,则须返还同类物或折价补偿。

(二)受益人受益时,不知道没有法律上原因的,仅以返还请求权提出时的现存利益为限承担返还义务。现存利益指的是受益人所受利益扣除以下项目所存有利益:

1.受益人因受领和保存所受利益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和有益费用。

2.受益人因信赖所受利益不致返还,而将自己财产给予他人所受的损害。

3.受益人原有的权利因受领利益而致消灭或减少所受的损害。

4.由于受领物本身的性质或瑕疵,直接对受领财产所造成的损害。

(三)受益人受益时,明知没有法律上原因的,应将其所受之利益,附加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一并返还,如有损害,并应赔偿。

受益人受益时,不知道没有法律上原因,但其后知道的,应返还自其知道无法律原因时的现存利益,附加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一并返还,如有损害,并应赔偿。

从上可知,不当得利的获益人若拒不返还,那么可能触犯刑法中的侵占罪,根据数额的不同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不当得利罪怎么判罚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