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什么算赠与行为

2021-08-18 09: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赠与行为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关于赠与行为的认定,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来。那么法律上有没有对赠与行为的性质作出解释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什么算赠与行为的相关内容。
什么算赠与行为

一、什么算赠与行为

赠与行为,指的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赠与行为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即签订赠与合同,也可以是口头合同。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二、赠与行为一定是无偿的吗

我国法律规定,赠与行为一定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虽然民法典中规定,赠与可以附义务,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是这并不能将该行为定义成买卖行为,因为赠与的本质是无偿的给予,而买卖的本质是需要回报的给予,二者不能混淆。

三、赠与可以撤销吗

赠与是可以撤销的,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是不能撤销的。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综上所述,赠与行为指的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虽然赠与合同可以附加义务,但其本质还是无偿的赠与而不图回报,因此不可将其看作是买卖。以上便是找法网编辑为您带来关于什么算赠与行为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