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借款合同都包括什么

2021-12-25 14: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借款合同的存在,有利于明确出借人与借款人的权利义务,对于减少争议有很大的帮助,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很多,那么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借款合同都包括什么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借款合同都包括什么

  一、借款合同都包括什么

  (一)金融机构违反《商业银行法》规定而签订的借款合同;

  (二)关于贷款人为非金融机构企业的借款合同;

  (三)金融租赁公司与承租人签订的名为融资租赁实为借贷的借款;

  (四)关于政府部门根据政策发放贷款而签订的借款合同。

  二、借款合同的效力有哪些纠纷

  虽然《贷款通则》规定,各级行政部门不得经营贷款业务,但从最高院的判例来看,并非如此。因为财政部《关于地方财政有偿使用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地方财政部门为扶持特定的企业、行业发展,可以发放财政周转金,实行有偿使用,收取一定的资金占用费,定期归还。所以,此种情况下,由政府机关发放的贷款,并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亦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可以认定此种借款合同有效。

  对于无效合同的处理,合同法第58条有一般性的规定,但是对借款合同没有特别规定。最高院要求遵循以下处理原则,合同认定无效后,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于出资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则应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但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法院仅判决借款人返还本金,对约定的利息既不进行追缴,也不进行处罚,有的法院则不对借款双方进行处罚,对利息也不保护,对已经支付的利息判决冲抵借款本金。

  三、如何认定企业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企业借款对象的不同,企业借款合同是否有效如何要做具体的分析,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由于违反《贷款通则》规定而无效,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一般是有效的,除非违反《合同法》的效力规定。

  (一)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

  1、企业向具有贷款主体资格的的金融机构的合法借贷行为有效。这种情况是指正常的工商业企业为了自身的业务发展而向银行贷款的行为,银行本身是从事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企业的借款合同当然应当受到保护。

  2、企业向不具备贷款主体资格的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无效。银行的内部机构和一些行政事务机构只有吸收储蓄的只能,不能进行对外借贷。

  (二)企业向其他非金融机构借款:

  1、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行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的规定,非金融机构不能从事资金借贷业务,尽管学术界对此有争议,但是学理解释毕竟还是属于无权解释,在司法实践的认定中应当以相关机关的规定为准。

  2、企业向个人借款行为。为了实现有效的金融管控措施,企业的工商借贷一般只能由具有合法资质的金融机构提供,自然人之间的借贷行为在《民法典》出台前受到承认,但是企业向个人的借贷行为一般会被认定为无效,情况严重的可能会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借款合同,其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借款用途等等,这些都是双方一致协商签订的,双方无争议的情况下进行,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借款合同都包括什么”的全部内容。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