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借款合同遗失怎么办

2022-01-24 11: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关于合同的保管问题大家一定要多加留意了。合同的遗失对于合同的履行是非常不利的。如果大家把合同遗失了就一定要和对方当事人进行合同的补办。下边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借款合同遗失怎么办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哦。
借款合同遗失怎么办

  一、借款合同遗失怎么办

  合同原件是双方合作关系存在及权利义务的直接证明。因此,合同丢失后,如果双方均承认合同的存在,并且按照合同的约定实际履行,合同丢了,没有什么影响。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如果对方当事人不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则需提供银行转账流水、聊天信息、单据等相关证明资料,证明合同的存在及合同约定的相关内容。

  因此,签订合同,应妥善保管合同原件,一旦出现争议,涉及诉讼,如无法提供合同原件,又不能提供其他证据加以佐证,很可能要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

  二、合同的基本内涵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第三编规定。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合同与协议的区别

  双方的意思都表示一致而达成的一种契约。简单地说,就是你情我愿,然后我们把大家都同意的事情固定下来,说明白,说清楚,那么我们达成一致的这个事项就是协议,在法律上就叫合同。

  一般来说,生效的合同和协议法律效力就是相同的。除非没有生效或因为一些条件而失效。比如:合同或协议的一方是个7岁的小孩,这样的合同就没有效力。

  需要公证的合同或协议只是把合同或协议的效力固定并强化,如果法律没有要求,合同、协议的当事人也没有约定,是不需要特别的公证的。合同或协议一般两份就够了。合同当事人各持一份,如有第三份,很可能是给见证人或第三人,这个作用也是为了强化合同或协议的效力,由双方当事人约定的。

  合同或协议一般只是名称、叫法的不同。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风俗,当事人可以任意约定合同或协议的名称、内容、形式,都是有效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借款合同遗失怎么办的相关问题。希望大家都能够保管好重要文件。如果您对借款合同遗失怎么办还有其他疑问的话,欢迎您来咨询我们找法网的相关律师。我们的律师会积极为您提供相关的帮助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