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签订借款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2-02-22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有时候会遇到经济危机,导致生活困难,所以这时就需要向他人或者银行借款,签订借款合同,以度过难关。那么签订借款合同要注意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签订借款合同要注意什么

  一、签订借款合同要注意什么

  (一)签订借款合同要依据国家信贷计划和政策,确定信贷资金的分配方向和数额。

  (二)应掌握信贷方的资信情况。贷款方在签订借款合同前,应对借款方的资信情况和经营状况进行调查,选择与那些信誉良好、经营管理水平高,有发展前途的企业签订借款合同。

  (三)贷款方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管理的职能作用,注意审查借款方的贷款用途,保证所发放的贷款专款专用,防止借款挪用贷款和不合理占用资金,减少或避免浪费贷款的现象发生。

  (四)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贷款安全。为确保资金安全回笼,避免损失,保证借款方按期归还资金。贷款方应与借款方签订担保合同,明确担保责任,同时注意审查担保人的资格和偿还能力。

  (五)不得私自抬高或降低利率。借款合同中所规定的利率应按国家制定的统一利率签订。

  (六)签订借款合同要注意条款齐备、文字含义清楚、用语准确、程度合法,以防止酿成纠纷,或无效、违法行为的发生,使签订的借款合同得以全面履行。

  (七)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二、借款合同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借款合同的法律规定: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与贷款人经过协商一致,约定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但是借款合同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否则按照扣除后的实际借款金额计算利息。

  三、签订借款合同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六百六十九条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第六百七十条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签订借款合同要注意什么的相关知识,合同的签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这关乎着我们彼此的利益,所以需要谨慎对待。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