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处理民间借款合同违约的方式

2022-03-18 14: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签订借款合同来维持日常的经济支出,减少经济生活压力。那么处理民间借款合同违约的方式?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处理民间借款合同违约的方式

  一、处理民间借款合同违约的方式

  (一)支付违约金或者支付罚息;支付违约金,是当事人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借款合同约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规定的义务时,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这是对违约人的违约行为的经济制裁,带有惩罚性。

  违约金分为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两种形式。

  所谓法定违约金,是指违约金的数额、幅度、范围和支付方式等由法律法规加以规定。如《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如果由于违约已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超过违约金的,还应当进行赔偿,补偿违约金不足的部分。《借款合同条例》规定,借款人不按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的,借款人有权收回部分或者全部贷款,对违约使用部分,按银行规定的利率加收罚息。借款人不按期偿还借款,贷款人有权限期追回贷款,并按银行规定加收罚息。因贷款人的责任未按期提供贷款的,应按违约数额和违约天数,付给借款人违约金。违约金数额的计算与《借款合同条例》所规定的罚息的计算相同。这里的“罚息”就属于法定违约金。

  约定违约金,是指法律法规未作规定,而是由当事人在合同中加以约定的违约金。无论是法定违约金还是约定违约金,只要当事人一方在客观上有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的违约事实,就应当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二)贷款人限期收回贷款,并在一定时期内停止发放新贷款

  贷款人为了执行国家赋予的信贷监督职能,对借款人违约必须采取信贷制裁措施,贷款人有权限期收回贷款,并在一定时期内停止发放新贷款。这也是违约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形式。具体地说,在下列情况下,贷款人对违约人可以采取这种措施:

  1、借款人由于继续收购销售小、储存大和边处理、边积压商品而导致贷款本息不能及时偿还的;

  2、借款人对质次价高、残损变质商品不积极处理,从而导致贷款本息不能及时偿还的;

  3、借款人擅自动用自有资金向外单位投资的;

  4、借款人挪用流动资金搞基本建设或用于财政性开支或者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者用于职工福利的;

  5、借款人使用贷款进行非法活动的。

  综上所述,一般民间借款合同违约责任有包括款方不按合同中的规定的用途来使用借款、借款人逾期没有还款、借款方使用借款造成损失或浪费、利用借款合同的借款进行违法活动这些内容,此外还拓展了关于怎么处理民间借款合同违约责任的方式,大家有需要的也可以仔细看看。

  二、借款合同当事人违约担什么责

  借款合同当事人违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可能需要赔偿违约金。如果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向借款人提供借款,那么贷款人应当赔偿借款人因此而受到的损失。也就是说,贷款人不能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的,借款人有权请求贷款人赔偿损失。同样,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款,这是借款人的主要义务之一。如果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款的,借款人应当支付逾期提款的利息。也就是说,如果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款的,贷款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支付逾期提款的利息。

  三、借款合同违约的情形

  借款合同中,借款人的违约情况是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实践中常遇到的借款人违反义务的情况有如下几种:

  (一)不按约定接受借款占多数

  借款人没有按约定接受借款,应赔偿贷款人因此而造成的损失。由于贷款人的损失实际上是利息损失,所以《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借款人未按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按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二)不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

  借款人不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是一种违约行为,会损害贷款人的利益。如金融贷款合同中,某些贷款是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家的信贷政策、国家的产业政策发放的,如果借款人不按借款约定用途使用借款,将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流于形式,最终影响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也可能造成部分产业投资过热,影响金融运作。因此,法律明确规定,借款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给贷款人造成损失的应予以赔偿。同时,贷款人还可以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或解除合同,体现了不同于自然人借款合同的强制性。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处理民间借款合同违约的方式的相关知识,通过上文的讲解,相信您已经知道处理民间借款合同违约的方式有哪些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