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承诺与合同的区别是怎样的

2022-05-03 10: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是很重视承诺的,如果有人违反约定的,就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那么承诺与合同的区别是怎样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承诺与合同的区别是怎样的

  一、承诺与合同的区别是怎样的

  合同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承诺是单方意思表示,不具有合同效力。

  《民法典》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即合同为双方行为,而且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合议。

  单方承诺用法律术语可解释为一种要约行为,也可解释为承诺行为,这都是合同成立的一个阶段,如果只有要约或只有承诺,都不构成完整的合同。单方承诺也可理解为赠与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被赠与人不表示拒绝,则此赠与行为成立。

  二、合同承诺的方式有哪些

  从各国立法规定来看,对于承诺的方式,一般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如果要约没有对承诺方式作出特别规定,则受要约人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来表示承诺:

  (一)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示承诺,这种方式是在实践中经常采用的。

  1、般来说,如果法律或要约中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用书面形式承诺,则当事人可以用口头形式表示承诺。

  (二)以默示方式表示承诺。

  这就是说要约人尽管没有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明确表达其意思,但是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和其他形式作出了承诺。我国合同法中明确规定承诺应当以明示的方式作出,缄默或者不行为不视为承诺。应当注意的是,默示不同于单纯的缄默或不行动。缄默或不行动都是指受要约人没有作任何意思表示,也不能确定其具有承诺的意思;而默示的方式虽不是以书面或口头方式作出的,但受要约人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或其他方式作出了承诺,而且从其行为和表现来看,可确定其具有承诺的意思。

  如果要约人在要约中规定承诺需用特定方式的,承诺人作出承诺时,必须符合要约人规定的承诺方式。即使是这种要求的方式在一般人看来是很特别的,只要不为法律所禁止或者不属于在客观上根本不可能,受要约人都必须遵守。例如,要约人限定承诺应以电报回答,则受要约人纵以书面回答,不生承诺的效力。

  但如果要约人仅仅是希望以电报恢复,受要约人应当尊重要约人的意思,并按照要约人的要求的方式作出承诺。如果要约规定了一种承诺方式,但并没有规定这是唯一的承诺方,则一般来说,受要约人可以比要约规定的方式更为迅捷的方式作出承诺。反之,受要约人如果使用比要约的规定更为迟缓的方式,则为无效。

  对于承诺的特定方式问题,有的法律作了规定。

  三、合同承诺有哪些方式

  合同承诺的方式有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作出。一般来说,法律并不对承诺必须采取的方式做出具体的规定。对一项要约作出承诺即可使合同成立,因此承诺以何种方式作出是很重要的事情。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承诺与合同的区别是怎样的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的讲解,相信您已经知道承诺与合同的区别是怎样的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