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技术转让合同受让人的保密义务有哪些

2021-01-11 11: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技术转让合同受让人必须要遵守当事人之间约定的基本义务,最主要的就是受让人的保密义务,一旦泄露,那么受让人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技术转让合同受让人的保密义务有哪些以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技术转让合同受让人的保密义务有哪些

  一、技术转让合同受让人的保密义务有哪些

  技术转让合同的受让人和技术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范围和期限,对让与人、许可人提供的技术中尚未公开的秘密部分,承担保密义务。

  二、技术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

  技术合同作为一项法律行为和一项科学技术工作,订立技术合同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公共次序的原则。这是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所必需履行遵守的基本原则。

  (2)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是《民法典》总则中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准则,这些原则适用于订立、履行各类合同。

  (3)有利于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的原则。有利于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的原则上我国法律确定技术合同规范、设计技术合同机构时的指导思想,也是技术合同的特有原则。

  三、订立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的注意事项

  在订立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时也应注意的以下几个问题:专利申请权可以转让,双方当事人应就专利申请权转让签订书面合同,在协商、 约定后审查专利权转让申请合同时,双方当事人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转让的专利申请权如果是属全民所有制单位所有的,是否得到上级的批 准,批准的文件是否列入合同的其他文件备查;

  2、转让的专利申请权的受让人是外国人,该专利申请权是否得到国务院的 批准,其批准文件是否列入合同的其他文件备查;

  3、转让的专利申请权应是正式的书面转让合同,并经国务院专利局登记并 公告;

  4、合同中是否说明受让人按照合同约定取得专利申请权,因专利申请权或 者专利权引起的纠纷应由专利申请权的转让人承担责任;

  5、专利申请权转让是否符合专利法的相关规定;

  6、专利申请转让的受让人是否能保证专利的运用,如果受让人是为了个人 垄断新技术,客观上起到阻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改进,则该合同违法;

  7、专利申请权转让人是否按合同约定如数、保质地向受让人移交了相关的 技术情报、资料(如工艺设计、技术报告、工艺配方、文件、图纸、技术指标、 参数、性能等),使受让人在获得专利权后能正确、全面地运用专利并获取利益。

  在签订技术秘密转让合同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技术秘密转让合同的签订,受让人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专利申请提出以后、公开之前当事人之间就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所签订的 技术秘密转让合同,受让人应承担保密义务,并不得有妨碍转让申请专利的行为;

  2、专利申请公开以后,批准之前订立的技术秘密转让合同,申请人(转让人) 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

  3、专利申请被批准以后,技术秘密转让合同当事人所签订的技术秘密转让合同 为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4、专利申请被公开驳回,技术秘密转让合同效力终止,但是,经双方当事人协商,可改为技术服务合同;

  5、转让的技术秘密,经证明是能独立运用、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 的,只能签订阶段性技术成果转让合同(或协议)。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 技术转让合同的受让人和技术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范围和期限,对让与人、许可人提供的技术中尚未公开的秘密部分,承担保密义务。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技术转让合同受让人的保密义务有哪些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离职协议保密义务,并认可承担保密义务是其履行劳务合同的附随和法定义务,合同竞业限制并未说明离职后能支付多少赔偿金,是否
你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六条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但《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补偿费,按月计算不得少于该员工离开企业前最后十二个月月平均工资的二分之一。”同时该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竞业限制补偿费应当在员工离开企业后按月支付。竞业限制协议签订后,即使用人单位不按法律规定每月支付经济补偿金,但竞业限制协议并不因此无效,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对劳动者仍有约束力,遵守了竞业限制约定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向用人单位主张支付经济补偿,或者提出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八条规定“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且劳动者也未在三十日内要求一次性支付的,可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咨询TA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