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实际收养可以继承财产吗

2021-06-24 17:2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公民进行收养法律活动的要依法进行收养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但在法律实务中会发生事实收养但没有进行收养登记的,那没有登记的收养可以继承财产吗?实际收养可以继承财产吗?下面就跟着找法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实际收养可以继承财产吗

一、实际收养可以继承财产吗

实际收养不可以继承财产。

首先是收养的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其次是收养关系中财产继承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综合上述法条,发生实际收养没有依法进行收养登记,收养关系无法产生法律效力。自然也就不享有法条的适用父母子女关系的财产继承的规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继承人拟定了遗嘱的,对被扶养人进行遗赠或指定其遗嘱继承的,应该依法承认其法律效力。

二、收养关系什么时候成立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的规定,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

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

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三、收养有哪些条件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的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实际收养可以继承财产吗的相关内容,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实际收养不可以继承财产。发生实际收养没有依法进行收养登记,收养关系无法产生法律效力。自然也就不享有法条的适用父母子女关系的财产继承的规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继承人拟定了遗嘱的,对被扶养人进行遗赠或指定其遗嘱继承的,应该依法承认其法律效力。若您还有法律疑问,建议您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