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收养协议怎么写

2021-01-13 09: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生活中小孩是快乐的源泉。人们如需要进行收养则要满足相关收养条件,签订收养协议再到相关部门进行收养手续办理及。那么收养协议怎么写?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收养协议怎么写

一、什么是收养协议

收养协议是指收养人与送养人之间达成的有关收养被收养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收养是确立拟制血亲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收养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收养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以充分维护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一)被收养人的条件是: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1、丧失父母的孤儿;

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3、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二)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无子女;

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3、年满三十五周岁。

(三)送养人的条件是:

1、孤儿的监护人;

2、社会福利机构;

3、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4、生父母送养子女,须双方共同送养。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

5、送养人不得以送养子女为理由违反计划生育的规定再生育子女。

二、签订收养协议要注意什么

签订收养协议应当注意的问题有:

(一)收养协议由收养人和送养人双方签订。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养,但父母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除外。

监护人送养未成年孤儿的,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有抚养义务的人不同意送养、监护人不愿意继续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变更监护人。

继父或者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养继子女。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但如果收养人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除外。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

(二)登记与公证。这不是收养的必须程序。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应当向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应当由收养人、送养人依照规定的收养、送养条件订立书面协议,并可以办理收养公证;收养人或者送养人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三)孤儿或者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亲属、朋友抚养。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优先抚养的权利。收养人、送养人要求保守收养秘密的,其他人应当尊重其意愿,不得泄露。

三、收养协议怎么写

收养协议书

收养人:_________

被收养人:_________

送养人:_________

收养人_________与被收养人_________间为收养子女事宜订立契约如下:

第一条_________,兹愿收养_________为养子女。

第二条收养人__________________单位的_________(职务),现年_________(已婚的,收养人为夫妻双方),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号。

收养人健康状况:_________

收养人财产状况:_________

第三条被收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愿被_________收养。

第四条被收养人的法定代理人_________同意_________被收养。

第五条送养人_________(姓名/名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号。因_________原因将_________送养。

第六条被收养人自本收养契约书生效之日起,改从收养人姓_________仍名_________

第七条收养人与被收养人间,有互负抚养的义务,有互享继承的权利。

第八条收养人对被收养人,有管教培育的责任。

第九条甲乙双方在本协议签订后_________日内,到_________民政局办理收养登记手续。本收养协议自_________公证机关公证之日起生效。

收养人(签字)_________被收养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理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收养协议怎么写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收养协议由收养人和送养人双方签订。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