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离婚开庭被告方答辩状怎么写

2021-11-03 14: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答辩状对应的是起诉状,应该针对起诉方提交的起诉状进行答辩,除此之外,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答辩状格式,需要包括首部、内容还有尾部的要求。那么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离婚开庭被告方答辩状怎么写的相关内容。
离婚开庭被告方答辩状怎么写

一、离婚开庭被告方答辩状怎么写

写作答辩状的目的是回答、反驳对方诉状的诉讼请求,以减免答辩人的责任。答辩状的写作目的与起诉状、反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请(诉)书的写作目的是针锋相对的。写作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答辩状由首部、答辩理由、尾部和附项三部分组成。

1、首部应写明下列内容:

1)标题。标题写明“民事答辩状”。

2)答辩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栏目,直接列写答辩人的基本情况。

2、写明答辩事由。答辩理由:答辩的理由是答辩状的主体部分,写法没有统一的规定,一定要针对原告在诉状中提出的事实和理由,或上诉人在上诉状中提出的上诉请求和理由进行答辩,并可提出相反的事实、证据和理由,以证明自己的理由和观点是正确的,而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

3、尾部和附项写明以下内容:

1)呈送的机关。写为“此致”“×××人民法院”。

2)右下方写明。答辩人×××(签名或盖章)并注明年月日。

3)附项。注明证物、书证的名称和件数。

二、存款转移离婚时怎样答辩

离婚纠纷转移存款答辩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被答辩人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依据。

在《离婚协议书》中,明确约定全部家庭财产归被答辩人所有,所有债务均由被答辩人承担。《离婚协议书》中,并没有明确约定,具体在什么时间办理房屋过户手续,被答辩人也就没有依据要求答辩人现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在被答辩人全面偿还债务之前,答辩人也没有义务将房屋过户给被答辩人。被答辩人提出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依据。

2、被答辩人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

从《离婚协议书》的整体内容来看,家庭财产归被答辩人所有是其权利,所有债务均由被答辩人偿还是其义务。被答辩人现在仅凭《离婚协议书》主张办理房屋过户,是故意对《离婚协议书》进行断章取义的理解,更违背了签订《离婚协议书》之时和被告一致同意在清偿完所有的债务之后再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约定。从《离婚协议书》的整体内容上看,原告享有家庭全部财产是附有义务的,这个义务就是承担并偿还所有的债务。被答辩人应该在偿还完全部债务之后,才有权主张办理房屋过户手续。这不仅是《离婚协议书》整体内容所体现出来的真实意思,更是答辩人与被答辩人当初能够协议离婚的前提。答辩人就是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承担债务。被答辩人在尚有债务没有偿还的情况下,就先要求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完全没有履行《离婚协议书》中约定偿还债务的义务,这样的主张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3、答辩人在被答辩人偿还所有债务之后,才有义务将房屋过户给被答辩人。

如果现在就将房屋过户给被答辩人,答辩人的自身权益将会受到巨大侵害。这不符合《民法典》规定的离婚财产分割时,应该照顾女方权益的原则,也违背了最起码的公平和正义。

三、离婚后可以申请法院审查的情况有哪些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审查:

1、搜集其存折线索,记下其开户行,无论其将款转入何方,都不会有太大影响,可以申请法院查询转账记录,法庭上让其说明存款去向和用途,审核其转款必要性;

2、搜集其收入状况的线索,必要时律师出面调查,如果对方有很高的收入,但又不见存款,法庭上责令其说明收入开支,审查开支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对于转移转移不动产的:既然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任何一方无权单方出售转让,否则另一方可以主张买卖无效,并追究其转移之法律责任;

4、对于转移一般物品的:保留好购物发票;

5、对于低价出售夫妻共同财产和利用关联企业恶意负债的:可以主张其行为无效,因为其显失公平和侵犯了夫妻一方的利益或公司利益或其他股东利益。

6、对于制作虚假债务的:与债权人对质,询问细节问题,列出提问提纲,审查债务形成时间,必要时做笔迹鉴定,审查债务用途和必要性等等。

8、对于虚报开支的:审查开支凭证,审查真实性、必要性和合理性,必要时向有关单位调查了解。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离婚开庭被告方答辩状怎么写的内容,希望对您的疑惑有所帮助。综上所述,离婚开庭的答辩状一定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格式,而且答辩的内容要充分和具体。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疑问的,欢迎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