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公证遗嘱与遗赠的区别

2021-12-31 13: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相信大家对遗嘱都很熟悉了,遗赠可能不是那么了解,遗赠就是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那么,公证遗嘱与遗赠的区别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
公证遗嘱与遗赠的区别

  一、公证遗嘱与遗赠的区别

  遗嘱是立遗嘱人生前对其遗产所作的处分或对其他身后事务所作的安排,并在死亡时发生效力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遗赠与遗嘱继承都是通过遗嘱方式处分财产,这两种方式在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区别是明显的。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继承与遗赠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主体不同。遗嘱的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个人或是数人(都属于公民);后者的受遗赠人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不限于公民)。

  主体承担的义务不同。遗嘱的继承人不仅有权继承遗产,而且还要负责清偿被继承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而受遗赠人一般不需要承担清偿遗赠人债务的义务,但受遗赠人须在遗赠人的税款债务清偿后,才能接受遗赠的财产,如果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受遗赠人无权接受遗赠,但受遗赠人不负有清偿的责任。

  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遗嘱继承人可以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从而取得财产;而受遗赠人则一般不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是从遗嘱执行人或遗嘱继承人那里取得遗产。

  作出接受表示的要求不同。遗嘱继承人需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不表示放弃的,视为接受;受遗赠人应在指导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表示,如不表示,视为访放弃接受遗赠。费用是不要的。如果公证的要交很少的费用。

  二、遗嘱所需的条件

  (一)立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即年满18周岁且精神状态正常的人立的遗嘱才有效。

  (二)嘱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受胁迫欺诈所立遗嘱以及被篡改、伪造的遗嘱无效。

  (三)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

  (四)遗嘱应为缺乏劳动能力而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不得处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

  关于自书遗嘱是否需要公证。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的规定,遗嘱分为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它们都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最高,因为根据法律规定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也就是说,如果同时存在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等,内容相抵触,应以公证遗嘱为准。

  因此,自书遗嘱无论公正与否都具有法律效力,立遗嘱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公证。

  三、遗嘱可以改变继承顺序吗

  民法典规定,遗嘱是被继承人处理遗嘱的意志,遗嘱指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遗产,所以遗嘱可以改变继承的顺序。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公证遗嘱与遗赠的区别的相关法律内容,综上,遗嘱的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个人或是数人,后者的受遗赠人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在线律师平台进行咨询,大家的法律问题会有律师进行专业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