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人身最新伤残鉴定标准

2021-04-12 13: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伤残等级是指一个人的伤残程度,是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的,伤残等级需要通过鉴定确认,那么,你知道人身最新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吗?接下来就让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一下人身最新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及其相关内容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身最新伤残鉴定标准

一、人身最新伤残鉴定标准

1、一级伤残

(1)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2) 意识消失;

(3)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二级伤残

(1)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3) 不能工作;

(4)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三级伤残

(1)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3) 明显职业受限;

(4) 社会交往困难。

4、四级伤残

(1)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 职业种类受限;

(4)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5、五级伤残

(1)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3)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 社会交往贫乏。

6、六级伤残

(1)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2) 各种活动降低;

(3) 不能胜任原工作;

(4) 社会交往狭窄。

7、七级伤残

(1)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3) 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4) 社会交往降低。

8、八级伤残

(1)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 远距离流动受限;

(3) 断续工作;

(4) 社会交往受约束。

9、九级伤残

(1)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2)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 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10、十级伤残

(1) 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二、伤残鉴定费用谁出

1、首先要明确事故责任,如果是对方全责,那么鉴定费用是由对方出的,不过先要由你垫付,在调节或起诉时再一并向对方主张;
      2、如果不是对方全责,也一样是由你垫付的,在主张赔偿时,和其他需要赔偿的费用一起,按照责任划分的比例分摊。

看是谁对第一次的伤残鉴定有异议,由有异议的一方出资,若是受伤者本人的话则可以先出资,在后续理赔的时候把这笔款计入理赔金内。

三、伤残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如下

(一)医疗费 医疗费包括当事人为治疗伤疾而支付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
      (二)误工费 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三)护理费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四)交通费 根据当事人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以及参与死亡事故处理的死者亲属(不得超过三人)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五)住宿费 当事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从外地到本市处理交通事故,实际发生的住宿费。
      (六)住院伙食补助费 参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七)营养费 营养费是指当事人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营养费根据当事人伤残程度参照医院意见及营养费支出凭证确定。
      (八)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根据当事人伤残等级,按照当地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九)残疾辅助器具费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十)丧葬费 按照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十一)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当地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十二)死亡赔偿金 按照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以上就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人身最新伤残鉴定标准及其相关内容,相信大家阅读完上述的内容都对人身最新伤残鉴定标准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解相关人身最新伤残鉴定标准方面的知识,能够使我们更好的处理自己的赔偿事务。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