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侵犯姓名权的方式

2021-08-23 11: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律赋予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就平等的拥有民事权利,任何人都不得侵犯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如侵犯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以下的侵犯姓名权的方式内容就是找法网小编为你带来的。希望对您们有所帮助。
侵犯姓名权的方式


     一、侵犯姓名权的方式

      侵害姓名权的责任构成要件包括侵害行为、行为人的过错、侵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损害后果。

     (一)侵害行为主要表现

     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姓名就是针对他人姓名实施某种积极行为,阻挠他人行使自己的姓名权。

     2、盗用他人姓名。未经权利主体的同意或授权,擅自以权利主体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或从事不利于权利主体、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即是盗用他人姓名的行为。

     3、假冒姓名。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顶替、冒充他人姓名进行活动,如使用他人的姓名填写旅店的登记表格,以他人的姓名进行社交活动。

     (二)行为人存在过错

     侵害姓名权的行为,应以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为要件。行为人故意的情况下,其行为构成侵害他人姓名权,如果行为人因过失而将他人的名字弄错,不应认定为侵害姓名权。

     (三)存在损害后果

     侵害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盗用、冒用他人姓名,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故意不使用他人姓名的行为,就可以认定已经造成了损害后果,受害人列出其他特别的损害事实,即可主张权利。

     (四)侵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侵害姓名权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与一般侵权行为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并无实质差别,但是由于侵害姓名权的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合而为一,受害人只要证明其姓名权受到侵害即可,无须证明损害后果的存在。

     二、民事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别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了民事义务(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而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可以分为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与其他责任。侵权责任一般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可以分为一般侵权责任与特殊侵权责任。需要说明的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多于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

     三、民事权利的分类

     民事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债权、人身权、知识产权、财产继承权。

     1、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债权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能权利和义务关系。

     3、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与其生命和身份延续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4、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智力成果的创造人和工商业生产经营标记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其内容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5、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承受死者个人所遗留的合法财产的权利。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能够认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清楚的认识自己拥有什么权利。以上内容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分析的侵犯姓名权的方式如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