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名誉权属于刑事诉讼吗

2021-08-10 15: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名誉权是公民享有的社会对公民的评价不受他人恶意诋毁的权利,那么名誉权侵权的案件属于民事诉讼案件还是刑事诉讼案件。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名誉权属于刑事诉讼吗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名誉权属于刑事诉讼吗

一、名誉权属于刑事诉讼吗

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民法典明确规定了自然人享有名誉权。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权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的规定,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二十八条,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第一千零二十九条,民事主体可以依法查询自己的信用评价;发现信用评价不当的,有权提出异议并请求采取更正、删除等必要措施。信用评价人应当及时核查,经核查属实的,应当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我国《刑法》中有对贬低、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规定的罪名,即侮辱罪和诽谤罪。但前者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进行,后者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但认定两者罪的关键之处是情节达到严重的标准。反之不认为构成罪。 不构成罪的,可以民事侵权起诉侵权人。

二、名誉权受损能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3年8月7日颁发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10条解答第4款规定:“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该解释明确了自然人名誉权受到侵害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三、公民的名誉权包括哪些内容

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

(二)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

(三)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 败坏他人名誉。

名誉权侵害是指公民的社会评价被他人恶意侵害,名誉侵权案件一般情况下属于民事诉讼案件,但是情节严重时也是刑事诉讼中的诽谤罪或者侮辱罪。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名誉权属于刑事诉讼吗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