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侵害他人的姓名权的方式有哪些

2021-03-10 14: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名称权,其中找法网小编想要说的是姓名权,有网友表示有疑问,侵害他人的姓名权的方式有哪些呢?如果他人有故意损害、还有利用不正当的方式使用你的姓名权,并且没有经过你本人同意的情况下都视为侵害姓名权。具体有什么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侵害他人的姓名权的方式有哪些

侵害他人的姓名权的方式有哪些

1、侵害行为

(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姓名就是针对他人姓名实施某种积极行为,阻挠他人行使自己的姓名权。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干涉他人决定自己的姓名,强迫他人命何名或者不命何名;二是干涉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强迫他人使用或不使用正式姓名;三是干涉他人改变自己的姓名,强迫他人改变或不改变自己的姓名。例如干涉养子女决定和使用其姓名,干涉被监护人决定和使用其姓名等。

(2)盗用他人姓名。未经权利主体的同意或授权,擅自以权利主体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或从事不利于权利主体、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即是盗用他人姓名的行为。盗用他人姓名,行为人通常出于某种不正当目的,行为的结果则直接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

(3)假冒姓名。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顶替、冒充他人姓名进行活动,如使用他人的姓名填写旅店的登记表格,以他人的姓名进行社交活动。在冒充他人姓名的情况下,侵权人常常利用他人对知名人士的尊敬、羡慕、信任,使用某知名人士的姓名进行各种活动。

2、行为人的过错

侵害姓名权的行为,应以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为要件。

3、损害后果

4、侵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名称权转让的后果是什么

第一种是名称使用权部分转让。双方当事人依名称使用达成协议,准许名称权受让人部分使用该名称,即成立名称使用权部分让与行为,对双方当事人发生法律拘束力。

第二种是名称权让与。名称权让与是名称权人将其享有的权利全部让与受让人,其效力是受让人成为该名称权的主体,出让人丧失名称权。

名称权受让人承受名称权后,得继续使用该名称,并成为名称权人。

第三种是名称权继承。名称权虽然不是无体财产权,但却具有某些无体财产权的性质。

三、什么时候可以选取父姓和母姓之外的姓氏

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1)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2)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3)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如少数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侵害他人的姓名权的方式有哪些了,那么找法网小编来总结一下,对于侵害姓名权,他人不得干涉他人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的姓名,不得盗用他人的名字,不得假冒顶替他人的姓名,这三种情况都是属于违法的行为,是要负责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大家要谨慎。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前往找法网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