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出无因果关系,是继续诉讼还是重新鉴定

医疗事故纠纷
2018-11-25 19:46:5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因对治疗方案与治疗结果有不同的认知而导致的纠纷等。
    医疗纠纷通常是由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
    医疗过失是医务人员在诊断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失误。医疗过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医疗活动中的过错。这些过错往往导致病人的不满意或造成对病人的伤害,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 有关医疗纠纷一般做司法鉴定,首先,如果司法鉴定是经过法院委托的,那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7条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其次,如果司法鉴定是由医方自行委托的,那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因此,应该明确司法鉴定是由谁委托的,如果是医方自行委托的,那么只要有证据足以反驳,就可以申请重新鉴定;如果是法院委托的鉴定,那么只要存在上述情形之一,就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 诉讼时效,是指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权利的时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规定,医疗事故的案由有两种,一种是侵权,一种是合同,相应的诉讼时效,按侵权是一年,按合同是两年。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起始时间是从知道或应该知道损害或医疗服务合同违约开始计算。   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的中断有三种情况:   
    1、权利人的请求。   在医疗事故中,也就是患方要求医院赔偿,口头或是书面请求都是可以的,为了更好的保护权力,最好是有书面的文件。   
    2、义务人同意履行。   医院如果同意赔偿,那么诉讼时效也是可以中断的。   
    3、提起诉讼或仲裁。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中断没有次数的限制。   诉讼时效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依诉讼时效的中止,其已经过的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时效进行的法定障碍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进行。   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   
    (1)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比如自然灾害等。   
    (2)法定代理人未确定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172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丧失行为能力的,可以认定为因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中止。   
    (3)其他。例如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尚未确定时,其时效可中止等等。   最长诉讼时效是20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只是可以请求法院保护的时间,其实民事权力是一直存在的,也就是说,即使过了诉讼时效,患者也是可以要求医院赔偿的,只是这种权利不受法院的保护。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