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律师:

您好,我想请问一下,农村的宅基地没有土地证,前后邻纠纷起诉的话法院会给立案吗

比如说前邻侵了后面住户的宅基地,两家都没有官方证据,怎么证明土地被侵占了呢

没有合同,没有任何书面的证据,只有前支书能证明,因为是他批的。

前面建房子想留30公分的后房沿,未给后面甩地,这合理吗?

2018-12-17 20:06:05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关于农村宅基地,可以说,在农村房屋买卖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合同无效引发的纠纷。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由于是村民基于其身份而无偿取得的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是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程度上,宅基地具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功能。
    所以,农村房屋宅基地可以在本村村民之间互相买卖流转,卖给非本村人的属于无效的买卖。
  • 宅基地,土地证宅基地的拆迁补偿按照拆迁方和居民的协议约定来执行。由于宅基地的土地不具有商业性质,所以在拆迁时一般不会约定补偿土地价格。大多数地区在宅基地和小产权拆迁时,一般先用按人头补偿面积的方式(30-45平方米/人),用安置房兑换;或者按人头补偿面积,再乘以本地环比房产平均单价,补偿现金。
  • 土地纠纷处理的原则
      
    (一)一般土地纠纷案件必须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先由当地土地主管部门行政调处。当事人对行政调处不服时,才能按规定依照司法程序解决。未经行政调处的法院不予受理。
      
    (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面都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不得破坏土地上的附属物,不得影响生产和在有争议的土地上兴建建筑物和变更附着物。
      
    (三)历史上已经达成有协议、协定,或已制定有乡规民约的,而这些协议、协定乡规民约并不违背国家法律、法令和党的政策的,予以维护,不合理的部分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 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
    但是,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