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从上一家公司退出的时候签订了竞业禁止协议,请问补偿金在限制期限过后还会发放吗?

2018-07-18 07:56:2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劳动关系终止后,对于那些负有竞业禁止义务的劳动者是否需要进行竞业禁止补偿金支付,争议比较大,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判例也并不一致,法国直接规定雇主应予补偿的标准,即2年以下给付最后年报酬的1/3或2/3,超过2年的给付全额。在我国,《劳动合同法》中规定要给予补偿,但具体标准未明确。
    对于应支付多少的补偿费用,根据每个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情况不同而不同,法律上也没有明确的数额标准。在实践中,一般可以按照上一年度年收入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补偿费的支付方式可以一次付清,也可以分次付清,可以在在职时给付,也可以离职时给付。
    如《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第17条规定:竞业禁止协议约定的补偿费按年计算不得少于该员工离开企业前最后一个年度从该企业获得的报酬总额的三分之二。竞业禁止协议没有约定补偿费的,补偿费按照前款规定的最低标准计算。
    珠海有关条例规定:企业与员工约定竞争限制的,在竞争限制期间应当按照约定向员工支付补偿费;没有约定的,年补偿费不得低于该员工离职前一年从该企业获得的年报酬的二分之一。
  • 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的确定: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但是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补偿金额或者标准,合理的补偿应当与员工的收入情况相一致,还应综合考虑到这一商业秘密带给用人单位的利益,竞业限制的时间长短,区域范围的大小等情况。
    具体的补偿金额应结合员工在职时的岗位、工资收入、承担竞业限制的期限、范围等因素确定补偿金标准。员工应企业的要求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自愿限制择业,员工的生活质量不应因此受到影响,这应当作为确定补偿费给付标准的基本原则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

    1、高级管理人员

    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2、高级技术人员

    高级研究开发人员、技术人员、关键岗位的技术工人等容易接触到商业秘密的人员。

    3、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其他可能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人员,如市场销售人员、财会人员、秘书等。

    建议在入职时就签订竞业限制协议,避免员工离职时不签或拒签。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