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1.合同2009.1.1--2012.12.25。约定了固定的工作地点,薪水为上海市最低收入标准1280。

2.劳方为外来务工,工作内容为保安,2011.7开始按照上海市规定缴纳三金,退休时为2012.9.9。

3.2011.9.23资方单方面解除合同,补偿款约6000元。

请问:

1.资方作为是否合法

2.解除合同补偿款应如何计算,其工资基数如何确定

3.若为非法,是否可以按照工作1年补偿2月工资;未提前通知,加1个月工资;总计7个月。

4.因距离退休年龄仅1年时间,已不可能找到工作,是否可以要求劳方进行之后1年的补偿。

5.以上有无明确官方法律条文或司法解释。

2019-01-16 12:11:42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经济补偿金应当在办理工作交接时支付,拖延不给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劳动合同解除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在办理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拖延不给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用人单位拖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劳动者应当先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经劳动监察责令支付仍然不支付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在一些省市,赔偿金只有劳动监察限期支付 仍不支付的劳动争议仲裁才支持。
  • 《劳动 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了终止劳动合同的补偿具体标准: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3、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 车祸赔偿工资,计算具体的标准尚没有明确的分类,只在实务中有几种操作方法。
    1、按实际工资收入计算。这种方法效力优先,无论是法院还是保险公司都没办法不支持。但它需要提供近6各月的工资表,并加盖公司印章。
    如果不是正规单位的话,不能提供正式工资表,证据会有瑕疵。
    2、按行业标准计算。这种方法是在无法确定近6个月实际收入,或连续工作不满6个月的情况。需要提供工作单位的营业执照或其它证明材料,证明工作单位所属的行业。
    货运司机需要提供营运证,证明从事交通运输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