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在买了一套二手房,中介说房屋有一个共有人,也写进了合同,但事实上一共有4个共有人,由于在我们这里及其忌讳“4",我像吃了个苍蝇,想要不买了,能告中介签订欺诈合同并要求其无效吗?

2019-01-29 13:05:3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国际保理合同样本可以参考下面的。 方(甲方):住所(地址):法定代表人:授权代理人:电话:传真:邮政编码:保理银行(乙方):住所(地址):负责人:经办人:电话:传真:邮政编码:鉴于:甲方作为销货方以其与购货方之间形成的应收账款,向乙方申请办理[有追索权/无追索权]国内保理业务。
    为明确责任,恪守信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甲方xxx乙方xxx
  • 卖方在出卖房屋时明知漏水事实而隐瞒真相,属欺诈,你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能否解除合同退房要看买卖合同中对合同解除及退房的约定。如果没有约定,则要看房屋漏水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是否足以影响正常居住。 相关法律规定:合同法第五十四条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 在赠与人转移赠与财产权前(动产交付前,不动产过户登记前),赠与人可以行使任意撤销权。但下列三种合同除外:

    1〕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性质的;

    2〕道德义务性质的;

    3〕公证的。

    二、赠与合同可撤销的情形

    合同生效合同无效可变更、撤销合同合同效力纠纷效力待定合同

    1、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2、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3、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4、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特别注意: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5、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特别注意: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6、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案例:因赠与人行为能力欠缺而导致赠与合同无效

    1、基本案情:

    张女士与丈夫育有一子一女,丈夫多年前已去世,现张女士名下有个人住房一套。
    2004年,张女士患脑血管病及脑栓塞等疾病。2005年2月份,张女士与女儿张甲签署赠与合同一份,表示将名下房屋赠与女儿张甲,并办理了赠与公证,同年6月,张甲办理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
    2009年8月,张女士去世。张女士的儿子张乙在张女士去世后对该赠与合同提出异议,并表示,张女士在2006年的时候即被法院判决宣告为限制行为能力,且在案件审理期间经过司法鉴定也被确认“于2005年全年为限制行为能力”,因此张女士与张甲所签署的赠与合同无效。

    2、审理判决:

    法院认为,张女士在2005全年期间被评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故2005年全年范围内,张女士可以进行与她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但张女士与张甲签署《赠与合同》及办理赠与合同公证的民事行为,均已超出张女士当时的精神健康状况可适应的民事活动范围,故张女士独立实施的上述民事行为无效,其所签订的赠与合同无效。

    3、法官释法: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完全,在法定范围内,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地实施民事行为,但在法定范围之外,其民事行为能力有所欠缺,不能独立地实施民事行为。
    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两种合同是有效的,一种是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所订立的合同,另一种是纯获利益的合同。本案中,张女士与张甲订立赠与合同超出了其当时的精神健康状况可适应的民事活动范围,对张女士而言,该合同也非纯获利益合同,因此该赠与合同依法应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需要张女士监护人的追认方能有效。
    但本案中,张女士生前并无明确的监护人,因此,张女士与张甲所所签订的赠与合同无效。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